
心臟24小時全天無休在運轉,供給全身所需要的血液與營養,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。如果按一個人心臟平均每分鐘跳70次、以平均壽命80歲計算的話,心臟在一生要跳動超過29億次,然而,心血管疾病也始終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。 心血管疾病大都是慢性病,往往在早期與中期根本沒有症狀,一旦發生明顯症狀,很容易就面臨生命威脅的狀況。
「3步驟 – 自我測量脈博法」
想簡易檢測心臟健康狀況可用1種簡單的自我檢測法,可在家裡自行檢測,掌握心臟與心血管的健康情形,而這個測量方法大概只需要花上10分鐘就可以完成。
步驟1: 讓自己靜坐5分鐘後,測量每分鐘脈搏數紀錄為A
步驟2: 連續做20個彎腰動作(要達到9 0度),再測出脈搏數紀錄為B
步驟3: 休息1分鐘後,測脈搏數紀錄為C
à 將3次脈搏數相加的總合減去200,再除以10,即(A+B+C-200)/10,所得之數就可以判斷你心臟的健康程度。
結果:
1、在0~3之間,表示心臟強壯。
2、在3~6之間,表示心臟狀況良好。
3、在6~9之間,表示心臟狀態一般,應多加注意。
4、在9~12之間,表示心臟不是很健康,應去醫院進行常規檢查。
5、在12以上,心臟狀況堪憂,應儘快去醫院檢查就醫。
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心臟的健康狀況,一般都可透過聽診、心電圖檢測、抽血檢查、心臟超音波檢查等檢查方式。如已到45歲,最好還是去做一次對心臟較完整的常規檢查,至少要做到抽血檢查,心電圖(包括運動心電圖)與心臟超音波檢查等3項,然後每隔2年再進行一次,如果確定心臟或心血管可能有問題,則需再進行更精密的心導管攝影查,或是進行核子醫學檢查。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如有任何醫學上的疑問,請向你的醫生查詢。
資料來源: https://cutt.ly/oaEZ2X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