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流動心房顫動篩查 助及早確診中風

2019-9-17

當心跳失去規律,沒法正常流動的血液就有機會積在心房,凝結成血塊後隨時誘發缺血性中風,猶如「計時炸彈」。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,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,較非患者高出五倍。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舉辦全港首個流動式免費心房顫動篩查,發現約4%參加者需進一步跟進,料有5,000人受惠。


心臟科專科醫生、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會長陳栢羲指:「中風可致嚴重後遺症,如半身癱瘓、損害說話能力、記憶力或視力等,嚴重更可致命。及早診斷及治療,是最有效預防方法。」


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今年5月起,以長者中心外展和流動車方式—心程列車,走訪18區提供免費心房顫動篩查。年滿65歲或屬於高風險人士,如患糖尿病、高血壓、中風、外周動脈疾病、心肌梗塞、正接受洗腎、曾通波仔或曾接受心臟瓣膜手術的人士,都可免費參加計劃。


計劃已進行34次長者中心或外展檢查,及9次心程列車檢查,共4,031人參加。


4%參加者需再跟進

心臟科專科醫生、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副會長蕭頌華醫生指,篩查主要分為電子血壓計和移動心電圖兩部分,當中有4%患者(151人)初步檢查後懷疑患上心房顫動,需進一步檢查,當中有20人接受心臟科專科醫生的心電圖、心臟超聲波等免費檢查。


是次計劃與非牟利「香港藥學服務基金配安心藥房」及「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惠慈社區藥房」合作,如參加者最終確診患心房顫動,就可憑醫生處方到上述藥房取藥,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將提供藥物資助。


及早診治後當然要配合有效治療。預防中風,心房顫動患者或需服用薄血藥,減低形成血塊導致中風風險。蕭頌華醫生指藥物如阿士匹靈,在預防心房顫動所引發之中風方面,成效只有約兩成;至於抗凝血藥華法林,用法繁複、而且與多種食物相沖,所以近年已漸被新型抗凝血藥取代,如達比加群脂(Dabigatran)。


新藥減七成風險

蕭頌華醫生引述外國研究,指獲國際指引建議優先使用的新一代薄血藥達比加群脂,不需要擔心與食物相沖和定期驗血,與安慰劑比較的話,可大大降低中風風險達七成半。


過來人:計劃提升關注

本身患有高血壓、今年80歲的黃伯,約7年前曾輕微中風。他憶述當時以為因肚餓而頭暈,求醫後驚覺原來是中風,幸沒帶來嚴重後遺症。他參加心房顫動計劃後方知心跳規律不正常,需轉介心臟科專科醫生跟進。黃伯說:「心房顫動篩查計劃十分重要,以往我一直不知道心房顫動與中風有關,認為計劃可提升大眾對心房顫動的關注,預防中風。」


資料來源:metrodaily

https://bit.ly/3ahARKo

bottom of page